的最终文本。在参加会议的 124 个国家中,122 个国家投票通过,一个国家(荷兰)投票反对,一个国家(新加坡)弃权。此次投票圆满结束了联合国禁止核武器公约的第二场也是最后一场谈判会议,该会议由大会于 2016 年 12 月授权。该条约将于 2017 年 9 月 20 日开放供各国签署,并将在第 50 个国家批准后 90 天生效。
TPNW 规定全面禁止其缔约方发展、拥有和使用核武器。TPNW 在核不扩散条约框架内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自1968 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以来通过的第一项多边核武器裁军条约。因此,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世代事件。
《禁止核武器条约》对任何缔约国的基本义务列于第 1 条,其规定如下:
每一缔约国承诺在任何情况下决不:
(a) 开发、试验、生产、制造、以其他方式获取、拥有或储存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
(b) 直接或间接地向任何接受者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
(c) 直接或间接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转让或控制;
(d) 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
(e) 以任何方式协助、鼓励或引诱任何人从事本条约禁止缔约国从事的任何活动;
(f) 以任何方式寻求或接受任何人的协助,以从事本条约禁止缔约国从事的任何活动;
(g) 允许在其领土或其管辖或控制的任何地方驻扎、安装或部署任何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
TPNW 是国际关系中两大趋势的最终产物,令许多观察家感到惊讶的是,这两大趋势在过去几年内就成功融合在一起。第一个趋势是,大多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长期以来对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六条的裁军规定感到沮丧。
第二个也是较新的趋势是所谓的人道主义倡议;这项努力于2012年开 委内瑞拉 WhatsApp 号码 始实施,汇集了150多个国家和无数民间社会团体,共同关注使用核武器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环境造成的不可接受的危害。
2016 年 8 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核裁军特别工作组会议上,这两种趋势汇聚在一起。该工作组建议谈判一项全面禁止核武器的条约。同年秋天,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批准了此类会议的授权,并最终于 2016 年 12 月 16 日通过了大会决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整个谈判过程中,包括联合国大会辩论、正式条约谈判会议和最终条约文本表决,所有九个已知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均缺席。这些国家和许多其他国家完全抵制了谈判进程。正如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尼基·黑利所解释的那样:“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不能诚实地说,我们可以通过允许坏人拥有[核武器],以及允许我们这些努力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好人不拥有核武器来保护我们的人民。”同样,英国驻联合国大使马修·里克罗夫特也表示:“英国不会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谈判,因为我们不相信这些谈判将为全球核裁军带来有效进展。”
尽管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没有参与,但参与 TPNW 谈判的国家都表示,拥有和可能使用核武器是对人类的生存威胁,不能仅仅因为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尚未准备好采取有意义的步骤裁军就忽视这一威胁。他们还认为 TPNW 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做出的重要规范性声明,即发展、拥有和使用核武器是不道德的,必须予以禁止,就像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等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成为全面禁止条约的主题一样。一些国家表示希望这一规范性声明可能有助于制定平行的习惯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