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 30 天内的死亡率为 25%

Solve china dataset issues with shared expertise and innovation.
Post Reply
suchona.kani.z
Posts: 365
Joined: Sat Dec 21, 2024 5:32 am

中风患者 30 天内的死亡率为 25%

Post by suchona.kani.z »

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30 天卒中的预测因素

中风是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STE-ACS) 的一种严重但并不常见的并发症。

由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协调的一项研究旨在确定 NSTE-ACS 后 30 天内中风的预测因素。

这六项研究涉及 31,402 名患者。

发现 228 例(0.7%)中风病例,其中 155 例(0.5%)为非出血性中风,20 例(0.06%)为出血性中风,53 例未经 CT 确诊。


高龄(每 10 年增加的优势比 (OR):1.5)、既往中风(OR = 2.1)和心率加快(每增加 10 次心跳的 OR:1.1)是 30 天内中风的最强预测因素。

吸烟、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和高血 店铺 压并非中风的独立预测因素。

使用糖蛋白 IIb/IIIa 抑制剂不会增加中风风险。B型利钠肽在心肌缺血检测中的应用

运动心电图 (ECG) 在诊断心肌缺血方面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有限。

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评估了测量 B 型利钠肽 (BNP) 是否可以提高运动心电图的诊断准确性。

研究纳入了 256 名连续患者,这些患者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上疑似心肌缺血。
在最大运动前和最大运动后 1 分钟测量 BNP 水平。127

名患者 (49.6%) 被检测到可诱发的心肌缺血。

可诱发缺血患者静息和峰值运动后的 B 型利钠肽水平中位数较高(两者 p < 0.001)。

与运动峰值 BNP 最低四分位数的患者相比,运动峰值 BNP 最高四分位数的患者发生可诱发性心肌缺血的风险高出 3 倍(RR = 3.3;p = 0.015)。

研究发现,运动心电图和运动峰值 BNP 水平(以 110 pg/ml 为临界值)相结合比单独进行运动心电图更能准确地区分缺血性患者和非缺血性患者。

研究表明,B 型利钠肽水平与可诱发性心肌缺血相关。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