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并被俄罗斯当作泛泛而谈和过于简单化的借口

Posted: Mon Mar 24, 2025 6:54 am
by pappu6329
自 2022 年 2 月俄罗斯非法入侵乌克兰(例如参见米拉诺维奇、威尔姆斯赫斯特、斯帕格诺洛、罗希尼、格林/亨德森/鲁伊斯)以来,俄罗斯官员,尤其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一直使用“去纳粹化”一词作为入侵的目标之一(或克里姆林宫使用的奥威尔式语言中的“特殊军事行动”)。根据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讲话,该讲话不同寻常地附在第 51 条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中,“我们将寻求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联合国文件 S/2022/154)。

截至本文撰写时,没有证据表明在俄罗斯入侵之前或期间乌克兰存在任何纳粹或受纳粹启发的政府。相反,有一些严重的指控称乌克兰国民警卫队中存在一些极右翼人士——尤其是所谓的亚速营成员——他们被编入乌克兰国民警卫队,。

由于国际法在有关俄罗斯行动合法性的辩论中被大量使用(例如,参见Jorgensen),因此有必要探讨“去纳粹化”一词可以赋予哪些法律含义。这篇文章从战时法(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角度探讨了这一主题。特别是,本文讨论了占领法下的潜在影响。

尊重占领区现行法律和去纳粹化义务

从战时法角度探讨“去纳粹化”的言论很有意思,因为从历史上看,“去纳粹化”的概念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资源 对占领法并非毫无法律含义。虽然没有人知道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入侵乌克兰时对乌克兰有什么计划,但“去纳粹化”的提法给占领法在俄罗斯占领地区的适用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俄罗斯尊重占领前当地法律的意图。

根据1907 年《海牙章程》第 43 条,占领国“应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恢复和确保公共秩序和[公民生活],同时除非绝对禁止,应尊重该国现行法律。”这项规定为保护主义原则奠定了基础,根据该原则,占领国应尽可能少地改变被占领土的立法和行政(一般参见Benvenisti,90-104;我的看法参见此处,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