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因素制约着莫
Posted: Tue Mar 18, 2025 3:38 am
政策重大转变的能力。其中一些因素在国内:印度外交政策机构的顽固性、缓慢的政治决策过程以及印度内部政治挑战导致的未解决的国家弱点。其他因素在国际层面:印度的邻国问题、与中国的长期竞争以及保持和增强印度软实力的需要。
但印度外交政策也有一个不变的制约因素——历久弥新的思想体系。人们曾预测,莫迪的实用主义将导致他抛弃过去的思想,但事实并非如此。与其他印度领导人一样,莫迪不得不认真对待根深蒂固的外交政策思想框架,即使是在看似与过去决裂的政策举措中。
2014 年 11 月 12 日,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缅甸内比都出席第 12 届东盟-印度峰会并发表讲话。
2014 年 11 月 12 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 12 届东盟-印度峰会上发表讲话,图片由 narendramodiofficial 提供。CC-BY-SA-2.0 通过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两个看似“变革性”的政策案例引人注目。首先,2015 年 8 月,印度通过与孟加拉国交换飞地 Coinbase 数据 解决了印度与孟加拉国的领土争端,这被视为与过去的重大决裂。印度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印度边界不可侵犯的严格概念。然而,他们并没有突然接受领土损失,也没有停止对通过交换飞地而割让领土的感情用事。
相反,为了转移印度割让领土的批评,并赢得反对该协议的人的支持,莫迪将政治注意力集中在加强边界上,他的政府认为这是陆地边界协议的结果,但讽刺的是,这是因为孟加拉国和印度各自在对方领土内占据的零星土地被实际夺走。通过这样做,莫迪接受了印度领土不可侵犯的长期原则,但也通过将边界协议与打击非法穆斯林移民联系起来,呼吁国内政治基础的印度教宗教民族主义。
但印度外交政策也有一个不变的制约因素——历久弥新的思想体系。人们曾预测,莫迪的实用主义将导致他抛弃过去的思想,但事实并非如此。与其他印度领导人一样,莫迪不得不认真对待根深蒂固的外交政策思想框架,即使是在看似与过去决裂的政策举措中。
2014 年 11 月 12 日,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缅甸内比都出席第 12 届东盟-印度峰会并发表讲话。
2014 年 11 月 12 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 12 届东盟-印度峰会上发表讲话,图片由 narendramodiofficial 提供。CC-BY-SA-2.0 通过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两个看似“变革性”的政策案例引人注目。首先,2015 年 8 月,印度通过与孟加拉国交换飞地 Coinbase 数据 解决了印度与孟加拉国的领土争端,这被视为与过去的重大决裂。印度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印度边界不可侵犯的严格概念。然而,他们并没有突然接受领土损失,也没有停止对通过交换飞地而割让领土的感情用事。
相反,为了转移印度割让领土的批评,并赢得反对该协议的人的支持,莫迪将政治注意力集中在加强边界上,他的政府认为这是陆地边界协议的结果,但讽刺的是,这是因为孟加拉国和印度各自在对方领土内占据的零星土地被实际夺走。通过这样做,莫迪接受了印度领土不可侵犯的长期原则,但也通过将边界协议与打击非法穆斯林移民联系起来,呼吁国内政治基础的印度教宗教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