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问题变成了当你的
Posted: Wed Feb 19, 2025 8:12 am
来源: IonQ
泓君:现在是多少个量子比特?
Roger:他们2017年创始的时候,因为是学校出来的,所以从大学实验室搬的那套就有11个量子比特可以相互纠缠和计算了,当年发了很多论文,其实都还不错的工作。但是后来发现离子阱这个路径,当你要超越11个量子比特的时候,工程上面有巨大量的科学调整。一个是工程挑战大家都很大,但是你可以一步一步去实现它,一个是有科学挑战。
泓君:科学挑战会更难,它需要依靠基础的突破。
Roger:就是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在里面,你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去驱动他们。
泓君:所以你刚刚说他们翻了一个倍,现在是22个量子比特。
Roger:差不多,在二十多个到三十个之间。
泓君:现在业界最多的是多少个量子比特?
Roger:离子阱最多的应该是Honeywell的32个。但是现量子比特 冰岛 whatsapp 号码列表 变多的情况下,其实他们的一个取舍就是现离子阱的性能越来越接近超导了。量子比特变多,它的运行性能,比如说保真度这些指标越来越接近超导了,应该说是超导越来越接近他们。导致一个很有趣的一个跨界,就是以前认为超导不可能做到保真度大于99.9的,现在能做到了。
来源:Honeywell
技术发展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你会发现弯道超车在技术发展早期并不存在可能性。就像AI,怎么从Transformer去到GPT,你不能为了避免用Transformer换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架构去试错,对吧?很多人以为自己可以弯道超车的例子,反而翻车了。
泓君:这就是“弯道翻车”。
Roger:所以说IonQ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去做到现在超导这种scale。他们会说我们有路线图了,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实际的展示。
泓君:现在是多少个量子比特?
Roger:他们2017年创始的时候,因为是学校出来的,所以从大学实验室搬的那套就有11个量子比特可以相互纠缠和计算了,当年发了很多论文,其实都还不错的工作。但是后来发现离子阱这个路径,当你要超越11个量子比特的时候,工程上面有巨大量的科学调整。一个是工程挑战大家都很大,但是你可以一步一步去实现它,一个是有科学挑战。
泓君:科学挑战会更难,它需要依靠基础的突破。
Roger:就是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在里面,你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去驱动他们。
泓君:所以你刚刚说他们翻了一个倍,现在是22个量子比特。
Roger:差不多,在二十多个到三十个之间。
泓君:现在业界最多的是多少个量子比特?
Roger:离子阱最多的应该是Honeywell的32个。但是现量子比特 冰岛 whatsapp 号码列表 变多的情况下,其实他们的一个取舍就是现离子阱的性能越来越接近超导了。量子比特变多,它的运行性能,比如说保真度这些指标越来越接近超导了,应该说是超导越来越接近他们。导致一个很有趣的一个跨界,就是以前认为超导不可能做到保真度大于99.9的,现在能做到了。
来源:Honeywell
技术发展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你会发现弯道超车在技术发展早期并不存在可能性。就像AI,怎么从Transformer去到GPT,你不能为了避免用Transformer换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架构去试错,对吧?很多人以为自己可以弯道超车的例子,反而翻车了。
泓君:这就是“弯道翻车”。
Roger:所以说IonQ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去做到现在超导这种scale。他们会说我们有路线图了,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实际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