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治疗研究中——就像迷幻药一样——没有真正的安慰剂对照。这是人类医学,而不是生物医学。相反,将患者与不同时间点的自己进行比较;在这里,通过两个阶段,人们可以比较使用较多和较少精神药物的治疗方法。
期望效应
无论如何,安慰剂效应的概念都被认为已经过时了。在相关研究中,人们多年来更喜欢谈论期望效应、情境效应或意义效应。与其像生物医学传统那样对抗安慰剂效应,不如将其用于康复目的,这样效果会更好。
那么,还有什么比精神障碍领域更能体现心灵治愈能力的例子呢?这项新 尼日利亚电报数据 研究引人注目的是,抑郁症被明确地描述为社会心理问题。奥伯伯格诊所的精神健康中心也非常重视认知行为疗法。在这方面,那里的患者可能对心理治疗的有效性抱有很高的期望。
尽管我们当然是肉体存在,并且抑郁症状的差异只能通过 1.5% 到 3.2% 的基因差异来解释(Giangrande、Weber 和 Turkheimer,2022 年),但创伤和其他严重的生活事件是迄今为止已知的这种精神障碍的最大风险因素(第 1 部分、第 2 部分)。